——巩固提升“污水革命”。有序推进3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扩建,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常态化运维管理。健全长效管控机制,严格农村饮用水一户一表计量收费,探索适合莲都区农村供水实际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扩面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巩固剿灭劣ⅴ类水成果,全力争创“污水零直排区”,持续开展“激浊扬清、碧水莲都”全民护水专项行动,力争连年夺得“大禹鼎”。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提升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厕,健全厕所布局,消除露天旱厕、棚厕,打造一批“洁美”型公厕,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实施“公厕 互联网”行动、人性化公厕行动、厕所资源共享行动,按“应改尽改”的原则,开展行政村所在地既有公厕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行动。实行“三有四无” 常态化管理,健全厕所建管长效机制,细化所长制、保洁资金、指导服务等工作保障制度,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
3.全面提升“村颜村质”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具有莲都特色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围绕村庄规划的实施落地开展村庄设计,细化规范指引,提高乡村规划与农房设计质量,村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
——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按照塑形和铸魂并重的要求,综合提升田、水、路、林、居风貌,优化农村颜值气质。实施“处州民居”改造工程,从“规划布局美、景观风貌美、建筑形态美、处州特色美、生态宜居美、民宿业态美”六个方面全面提升莲都区乡村品质,建设一批具有乡土气息、江南韵味的特色民居。
——建立长效管控机制。立足乡土社会、地域特色,加强乡村风貌的整体管控;强调治旧与控新相结合,完善农民建房批后监管机制;深入推进“三改一拆” ,完善拆改结合、依法治违、源头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乡村建房管控,争创“基本无违建区”目标。
(三)高水平打造多元乡村业态
1.优化乡村空间格局
——分类推进四类村庄发展。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四类乡村发展。坚持“多规合一”,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加强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科学编制莲都区乡村建设规划。
——有序推进迁村并居。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迁村并居工作,统筹推进生态搬迁、下山脱贫,加快推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的拆迁撤并工作。全面推进魏村等“大搬快聚”工程,建设凤鸣一期、秋塘等安置小区,促进人口向碧湖新区、老竹等交通区位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块集聚。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加强特色村落保护与开发。加强对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的保护与开发,在保护村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的同时,合理兼顾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对自然风光优美的村,重在做足山、水、林文章;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重在保持人脉、文脉;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村,重在发挥优势、培育特色。
——做强“丽水山景”乡村旅游。围绕 “万村景区化”建设目标,推进全区a级景区村庄创建,支持主要景区周边、交通干线沿线和瓯江风情带沿线村庄创建景区村,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重点村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路,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助力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和花园乡村先行地建设。到2025年,创建100个a级景区村(其中3a级达到10个以上)、6条美丽乡村示范风景线。
——做优“丽水山居”田园民宿。加快推进“丽水山居”农家乐综合体、精品民宿的布局、建设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拍摄莲都民宿农家乐民俗特色宣传片。大力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实施闲置资源激活计划,利用乡村闲置房屋、田园、山地、湖泊、林地等资源,打造共享民宿,积极发展“三避三养 微度假”新模式。到2025年,建设“丽水山居”示范项目65个,“丽水山居”农家乐综合体示范项目15家,“丽水山居”精品民宿示范项目50家。
3.传承弘扬乡村文化
——探索红绿融合发展。紧密围绕“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精神价值和发展价值,为乡村发展铸魂、赋能、立根。积极探索“红绿”融合发展新模式,坚持以红带绿、以红兴村、以红惠农,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红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助力打造全国“红绿”融合发展的独特品牌。
——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全面挖掘整理历史文化遗存,编制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名录,建立“百村档案”,编撰“百村故事”。充分挖掘、梳理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大传统技艺、民俗节庆、传统艺术保护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古村落 文化创意”“古村落 艺术”“古村落 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激活古村经济活力。
——培育乡村文化品牌。鼓励“文化走亲”活动,构建四季循环文化体系,打响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形成乡村“30分钟文体圈”。高水平举办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农民丰收节、处州白莲节、“寻梦田园”乡村旅游季、“三月三”畲族歌会等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秀山丽水•画乡莲都”品牌影响力。
(四)高品位探索“三大”未来乡村
立足莲都区“首善一流创担当”的总体战略定位,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新老居民参与的未来乡村发展模式,构建有舒适感、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新型乡村功能单元,围绕“自然花园、数字赋能、生态永续”三大主题构建“花园乡村、数字乡村、永续乡村”三大未来乡村图景,实现幸福宜居美好目标,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未来乡村实验区”。
1.全域建设“花园乡村”
花园乡村,是人民美好乡村生活向往的共享休闲花园、生态文明花园、健康养生花园,是浙江“新时代美丽乡村”的丽水版。莲都区立足美丽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目标,依据丽水市地方标准《花园乡村建设指南》,聚焦“五景”、“五色”、“五治”花园特征,加快全域“花园乡村”建设。2025年,累计创成花园乡村100个,其中精品村19个。
——花园村庄: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定位,最大程度保留乡村的韵味、农味和乡土味,通过乡土植物造景,以“绿化-美化-多样化-艺术化”的模式,营造富有花园韵味的景观空间。引入“可食花园”的概念,提倡庭院观食结合、经济种植。引入花境植物设计理念,用艺术化方式营造自然生态、和谐美观的民宿公共区域景观环境,提升民宿的花园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