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品质升级,打造业态繁荣的花园乡村先行区

  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优化乡村生态格局为前提,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以打造多元乡村业态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积极探索开展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实现乡村的高质量、高品质、高水平全面发展,将莲都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的璀璨明珠。

  (一)高质量优化乡村生态格局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优化乡村生态保护格局、提升乡村生态底色、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为重点,不断提升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优化三大生态功能格局

  严格执行莲都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综合分析区域内山、水、村、林、江、河等资源禀赋,依据农业生产、乡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在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中部盆地生态经济区三大生态功能涵养区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生活,保障生态格局安全。

  ——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包括雅溪镇、仙渡乡、太平乡、老竹镇、丽新乡、黄村乡等。以林田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用材林和食用菌原料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注重农田土壤修复,改善农田生产环境;发挥区域生态林价值、红色文化价值和乡村民俗文化价值,培育以生态农业和特色乡村为支撑的休闲康养度假产业。

  ——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包括峰源乡和大港头镇。利用当地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高山特色种养殖,打造高山型绿色农业特色区;开发高山自然生态旅游业,以绿色产业增值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价值最大化,促进生态保护走向良性循环。

  ——中部盆地生态经济区。包括碧湖镇和大港头镇。结合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城镇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优化生态产业集聚区,注重乡村产业生态化,壮大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电商物流、农村金融等生态绿色产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碧湖平原农业综合发展。

  莲都区生态功能布局图

  2.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多举措优化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名片,助力莲都交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精彩答卷”,为浙江高质量发展贡献“莲都经验”。

  ——统筹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通过农田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景观沟路林渠建设、农林复合系统有机整合、农田半自然生境保护、退化农田生态修复等,构建更具弹性的智慧型农田生态系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提升乡村生态品质。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开展平原绿化和林田扩面提质,巩固实施“一村万树”行动,扩大乡村集体生态公益林面积。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莲都区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 针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真正落地,为丽水大花园建设保护生态底色。

  ——坚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协助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持续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动态变化。

  3.增加生态产品服务供给

  ——优化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生态是莲都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发挥莲都秀山丽水、画乡莲都、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生态优势,以建设gep向gdp转化地为契机,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优势,保证绿色生态产品基本供给。坚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两端发力,促进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提高生态产品的产出效益和供给效率,扩大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让更多农民吃上生态饭,走出一条发展“莲都生态经济”的新路子。同时注重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确保生态产品供给代代相传、永续不断。

  ——强化农业生态服务能力。坚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摆在突出位置,拓展农业生态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鼓励调动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绿色生态产品。全面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对标“四个最严” ,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监管机制,构建统一监管平台, 强化全程监管,提升绿色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充分利用莲都“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的生态环境优势,全面开展安全营养农产品生产,建立一大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二)高品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深入巩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主攻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和净土保卫“三大战役”,实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 “三大革命”,全方位提升村容村貌,加快补齐莲都区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莲都区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1.深入推进“三大战役”

  ——蓝天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疏堵结合,推进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在夏收和秋收阶段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秸秆资源、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控制农业源氨排放,减少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氨排放量,确保乡村空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碧水保卫战。要“护水斩污”,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任务。长效抓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污染源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继续保持水环境质量全省前列。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平。

  ——净土保卫战。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全面实施信息化监控,实现耕地和园区(产业集聚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到2025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100%。

  2.聚力实施“三大革命”

  ——强力推进“垃圾革命”。按照“一类一策”的收运原则,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化”“四分四定”体系建设。农村农户按照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4类分类投放。其中,易腐垃圾鼓励农户采取多种措施自行资源化利用,不能资源化利用的,投放至易腐垃圾收集点或由村里统一上门收集;其他三种垃圾由村民自行投放至收集点。收集之后,易腐垃圾以村或乡镇(街道)为单位,建设不同规模的易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站点集中处理或运送餐厨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由乡镇(街道)集中送至区里指定的消纳处理地点;对于可回收物,价值高的由农户自发收集售卖给资源回收站点,剩余价值低的可由所在村统一收集后由乡镇(街道)运送至资源化处理中心。力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