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化合作社“五化”创建,推动合作社协作联合,完善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合作社做强做大。加强合作社指导,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合作社带动能力和服务功能。
——大力推进家庭农场建设。加大政策研究和扶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和合作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申报农业项目,开展粮食、种植、养殖和种养结合等家庭农场的争先创优活动,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扶持小农户专业化发展。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高个体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
2.扩规模、提能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为契机,建立政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的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1 1 n” 的农技推广模式,基层农技站“3 x” 一站式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争取全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
——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和公开招录工作,采取“定向委培 公开招考 人才引进”等方式,把高学历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农技队伍中来。积极有序推进农业职称改革,拓宽农民职称评审渠道。继续与市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加强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建设,提高农技推广效果,全年开展“专家进田头、技术进农村”活动,全力服务农民。
3.建机制、激活力,创新利益联结模式
——创新利益联结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行推广“订单收购 分红”“土地流转 优先雇用 社会保障”“农户入股 保底收益 股权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收入较快增长,让莲农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户以土地、林权、技术、管理、资金等入股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规范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到2025年,全区60%农户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动发展模式累计带动1300余户农户增收。
4.重培育、强素质,壮大农民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与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建设具有莲都特点的农民培训基地。建立以定位、定向、定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三定”式培训机制,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把返乡农民工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范围,引导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发展,成为“新农民”。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补贴制度,对具备资格的高素质农民给予生产、培训等补贴。
——实施莲都“乡村能人”“莲都管家”战略计划。重点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开展技术或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农作师、农商师、农匠师,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超市经理人、民宿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强化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层实用人才队伍支撑。
到2025年,累计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人数8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人数17886人,普及性培训56800人次。
5.集约化、特色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根据莲都区资源禀赋、生产特点和市场状况,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集中连片推广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散乱粗放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转变,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形成具有莲都特色的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创新规模经营模式。在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集中的地区,推进生产联合,引导户户联合、户社联合、社社联合,形成主体联合的规模化经营;位置相近、产业相关的规模化经营主体之间,依托各自的优势技术,推进技术联合,通过协议购买或互换服务等方式,实现经营效益的优化;互为产业链上下游的规模化经营主体,以内部交易的形式,推进产品联合,既稳定了产品的供销渠道,又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
专栏1 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1.碧湖高科技农业产业集聚工程。以碧湖为核心区的“丽水山耕”产业群。建立一个中心:“丽水山耕”数字化中心。创建两大体系:智能质量安全体系和智能产品供应链体系。搭建三大平台:依托清华长三院,搭建莲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院地合作,搭建莲都省级农业创业平台。关注五大重点:绿色蔬菜产业、生态水果产业、特色农业产业、中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2.畜禽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工程。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构建畜禽全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运营。重点推进华统畜禽产业链智能化项目、碧湖镇宜弘牧业中溪猪场和荆山牧业种猪场建设;鼓励培育多种特色养殖企业朝一体化建设发展;优化碧湖黑猪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3.“四品”特色农园培育工程。围绕“品格、品质、品味、品牌”对现有条件较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进行提档升级,通过塑造园区品格(特色与定位)、提升园区品质(细节与质量)、强化园区品味(文化与内涵)、传播园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扶植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农文旅融合特色精品农园项目,重点推进古堰画乡未来茶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到2025年,重点培育5个“四品”特色农园。
4、“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手段。以汇集信息数据摸清农业农村家底、建立行业标准助力订单农业发展,实行全程认证打造莲都品牌效应,推进数字监管加速管理模式转型为核心目标。以构建信息采集一张网、绘制农业农村决策一张图、打造农产品全程追溯一个码为总体思路,实现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形成上下联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数据体系。
5.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浙江茗叶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大力推进茶叶、香菇、竹木制品、中药材、生猪等优势产业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和粮食加工,加快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引导鼓励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加工新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个性定制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产品 服务”转变。
6.新型农业主体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着力推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发展活力和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到2025年,累计培育经省市认定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5家、区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含联合社)20家(其中省级及以上示范性专业合作社8家)、示范性家庭农场50家(其中省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5家)、农创客5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