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7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提升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三级中心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国有闲置资源改造、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推进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按标准配置。加强镇(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每个县(区)各建设1所县(区)级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护服务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增加人才培训模块、增设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加快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濉溪县刘桥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烈山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等项目建设。 |
优化住房保障服务。积极推进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实施分类保障,对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重点解决供水、供电、供气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等便民设施。增加城乡住房保障,做好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加强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于符合条件农户的危房应改尽改。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引领文体事业发展。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提档升级,加快推动市大剧院、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改造和展陈提升工程,推进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达到二级馆要求。提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整体功能,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全覆盖。创新实施优秀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消费季、市民文化节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书香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城市阅读空间,拓展城乡实体书店网点,提升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水平。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地方戏曲“名师传戏”工程,建立淮北文艺创作题材库。推动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和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体育设施“补短板”行动方案,持续完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向自然村延伸。打造优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实现市、县级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全覆盖。
专栏8文体服务能力强化工程
公共文化。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大运河文化、汉文化、雕塑文化、矿山文化、食品文化、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加强文化遗产的固态保护、活态传承和业态提升,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古镇保护。支持口子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充实基层专职文化管理员队伍。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建设。 公共体育。继续推动市游泳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公共体育场、足球场地等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体育场馆、院校运动场地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推动市县两级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常态化开展传统武术、健身舞蹈、健身气功、骑行、徒步、元旦长跑等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筹办好安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淮北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军民联欢系列友谊赛等赛事活动,支持开展濉溪县农民篮球赛、相山区广场舞、杜集区千人腰鼓、烈山区环湖自行车赛等“一县(区)一品”的品牌赛事活动。推进淮北市花山公园游泳健身馆、萧濉新河体育公园、新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2.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 |
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加大对残疾、留守妇女等特殊妇女群体的关爱帮扶,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提升儿童福利设施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水平,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健全儿童收养体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保护。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以社区康复为基础、中心康复为依托、机构康复为支撑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培育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的照料护理服务。优化滞留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伤病残初级士官和义务兵移交安置办法,持续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创业帮扶、职业技能培养,完善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关爱帮扶机制,加强光荣院、军供站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强化法律援助专业人员培训。
专栏9社会服务兜底工程
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建立健全县(区)、镇(街道)、村(居)委会社会救助三级管理网络。强化镇(街道)社会救助职责,在村(社区)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救助对象较多的村(社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完善市智慧救助平台功能,建设全市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儿童福利服务。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提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县(区)儿童福利院转型为儿童福利指导与关爱保护中心,指导县(区)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与关爱保护中心、镇(街道)建立儿童福利与关爱社会工作服务站并设置儿童督导员、村(居)设置儿童主任。 殡葬服务设施。在全市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基础上,对原有墓区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安葬、祭祀和服务功能,加强对公墓的后续维护管理,改造升级淮北市殡仪馆、濉溪县殡仪馆。 残疾人服务保障。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托养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和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场所、设施和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 优军服务保障。加强军供站标准化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市光荣院项目建设。谋划建设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争创省级和区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 |
第三节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筹。落实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扩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根据人口流动和集聚趋势,做好重点人群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作,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全覆盖。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与户口性质脱钩,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及对周边农村地区辐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