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5日在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程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武汉极为重要、极不容易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6月28日亲临湖北武汉考察,11月5日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致辞,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为我们破浪前行、谱写新篇提供坚强保证、注入磅礴力量。一年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疫情持续反复、极端高温干旱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动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达到18866.43亿元,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

  ——动能转换迈出新步伐。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总数突破1.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27%,科技创新蓄势突破,动能转换提速快进。

  ——城市建设得到新提升。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沿江高铁汉宜段等一批重大枢纽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500公里。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加快建设,长江、湖泊水质持续改善,武汉成为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城市更加舒适便利、更加生态宜居。

  ——民生事业实现新进步。民生支出占比77.7%,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和7.7%,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总体稳定,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扎实起步,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可及。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综合施策帮扶纾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出台一系列帮扶措施,累计退税减税降费721亿元,惠及27万余户市场主体;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新增贷款3558亿元,发放纾困贷款805亿元;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对1.5万余家企业实行包保服务。有力有效扩大投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发展三年行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50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过800个,落户百亿元产业项目24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发放4.7亿元消费券,举办促消费活动超千场,新开业武商梦时代、万象城等超大型购物中心,推动汉口北等直播电商集聚区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

  二是聚焦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着力实施“410”工程,推动科技创新中心立柱架梁,国家层面51项支持事项加快推进,地方层面104项建设任务进展顺利。大力加强平台建设,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运行,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设施启动建设,武汉超算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建成投运,北大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等5个新型研发机构成立。扎实推进成果转化,市级10个科技重大专项全面落实,1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顺利设立,198个中试平台建成开放,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建设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110万平方米,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680家,新增国家级众创孵化载体16家;优化实施“武汉英才”计划,新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046人。

  三是更大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工业强群补链,实施工业提升三年行动,启动“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强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东风云峰、吉利路特斯等8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华星光电t3扩产、东风猛士等22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获评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8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单项冠军产品7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三年行动,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新增总部企业30家、a级物流企业123家、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5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加快数字经济创新突破,出台数字经济规划和政策,组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新改建特色数字经济产业园15个,推出数字经济应用场景247个,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7万余家,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0%左右。加快都市农业提质增效,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8家,培育“二品一标”30个,成功创建“江城百臻”区域公用品牌,四大优势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200亿元。

  四是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在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优服务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增强城市承载力,完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三区三线”,完成长江新区国土空间等重点规划。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武汉东站投用,武大高速、武阳高速建成,轨道交通前川线一期、16号线二期通车,江汉十桥、武天高速等重大项目开工,打通微循环道路100条,大力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建成海绵城市63平方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网347公里,架空管线入地291公里,新增外排能力169立方米/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28个,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征收404万平方米。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施长江大保护“新双十”行动,完成498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明显。加快建设湿地花城,建成各类公园102个、绿道100公里、小微湿地13处,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推动美丽乡村建设,21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启动建设,“擦亮小城镇”行动进展顺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8个区域交通硬联通项目建成,410项民生服务事项实现“一圈通办”,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七大重点板块建设全面启动,4个科创和产业合作园落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深入推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46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