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教育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经费保障力度明显不足,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班主任等特殊岗位津贴需要落实;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等需要优化;“三名工程”评比办法亟需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制度、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办法有待改革;教育联盟体建设需向教育集团化办学转型;校长办学自主权迫切需要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科室设置和业务分工有待优化。

  4.教育品牌亟待塑造

  一是教育品牌数量不足。全县创建的各级课程品牌、特色品牌、学校品牌等品牌数量占比依然较低,未能有效发挥品牌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品牌质量不高。目前创建的品牌更多是单项品牌,省级及以上综合性品牌缺失。三是品牌分散。“学在涟水”的整体品牌塑造亟待加强。

  5.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较多学校存在“功能室”不健全、运动场地不足、教学设备不足且老旧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5g时代智慧教育发展,难以应对“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各级各类学校整体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二、发展形势

  (一)把握新机遇

  1.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

  随着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开启、淮河生态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涟水社会经济发展也将迈入新阶段。新阶段新形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对涟水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将为涟水教育发展提供新契机。

  2.优质教育成为新目标

  全国教育大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家、省、市和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和新目标,涟水教育必然也要顺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搭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教育改革与治理能力提升、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创新举措,争取实现新突破。

  3.全民重教提供新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成人接受继续教育、农民接受职业教育成为新时期涟水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涟水必须抢抓人民重教新机遇,以更大的勇气与魄力,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拓展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应对新挑战

  1. 5g时代智慧教育的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教育要识变、应变、创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和服务创新给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业态、教学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提出新挑战。顺应5g时代教育发展新趋势,加快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加速发展智慧教育,是涟水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挑战。

  2.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新挑战

  涟水教育不仅面临着各县区教育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竞争,还要直面市区及周边县区学校的虹吸效应,以及短期内优质民办教育对公办教育的挤压。这种激烈的竞争可能引致优秀师资和生源的进一步流失,对涟水教育品牌塑造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3.人民期盼日益提高的新挑战

  新时代,涟水教育发展直接面临人民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急切期盼、对实现教育公平的备加关注、对落实“双减”政策的高度关心、对发展特色教育的迫切需要等系列新挑战。能否有效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将成为教育发展是否坚持“人民中心”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以教育现代化2035为目标指引,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行动引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创新开放办学理念,以深化教育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抓手,强化教育保障,大力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涟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率先迈入百强县行列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党管教育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

  2. 人民中心

  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打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优先发展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高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项目、财政资金要优先足额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开放创新

  聚焦“教育品牌”塑造,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借鉴先进办学经验,强化改革、鼓励创新,推动办学和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