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巩固提升,对规模以下工程开展达标提标建设

  对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水源条件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的设计日供水规模在200吨/日以下的供水工程,因地制宜提出标准化提升改造方案,分年度组织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制水工艺、改造供水管网、增设安防设施、美化厂区环境等,以解决部分规模较小的农村水厂净化消毒设施落后、输配水管网老化等影响工程效益正常发挥的问题。

  (3)数字化建设,推进精细供水服务

  全面建设自动化监控系统,千人以上工程优先配备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在水源、水厂和管网等重要供水环节和部位,全面配套流量计量、水质监测设备,对水量、水位、少数关键水质指标、主要供水设施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在线监控和视频监视。建成城乡清洁供水管理平台,将所有集中供水工程纳入一张网、一张图管理,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供水强监管。

  第5章 总体思路

  5.1 提升农村供水水源保障能力

  要提升农村供水水源保障能力,必须加强区域水资源的统筹调配,加快推进农村供水水源工程改扩建,积极延伸原水管网,确保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充分利用我县水库、山塘、小水电等已建工程现有条件,县城水厂以雾溪水库为主水源;乡镇供水工程能采用小型水库、山塘为主水源的尽量采用;单村供水工程以溪流为主水源,能利用山塘的尽量利用。同时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着力形成农村供水工程“多源互济”的水源保障格局,进一步保障供水水量,解决干旱高温季节水量严重不足问题。建议在缺少优质水源、水源保证率不高的地区,通过蓄水、引水、提水等工程措施,新建一批农村供水水源工程。新建水源工程要尽量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统筹水资源分配,使远距离调水成为可能,使优质水源得以充分利用,保证供水水质水量,形成“一源一厂、多源(备用)一厂、多源多厂一网”的大水源布局,避免投资浪费、利用率低等现象。

  5.2 推动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

  根据本次农村供水工程编制大纲要求,以规模化建设为主要方向,始终坚持农村供水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按照“能集中就不分散、能延则延、能并则并”的原则,充分整合区域内水资源和供水设施,积极推进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和联村并网供水工程建设,平原地区按区域实行连片集中规模化供水,山丘区结合源头水库山塘按流域实行规模化供水,地势偏远、分散、且联村供水困难的村庄则实行单村供水。结合云和县实际情情况,将我县农村饮用水按照3个级别进行布局,依次为县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乡镇水厂等规模化供水工程、联村并网供水工程。根据摸底调查结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巩固提升我县农村供水水平,切实推动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扩大供水范围,进一步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5.3 实现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管理

  5.3.1 县级农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全县农民供水工程数量多、分布面广、管线长,管理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因此,工程的管理必须从信息化入手,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可视化为建设原则,形成以计算机管理为主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智能型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采用数字化管理,以此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降低运行费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基础信息管理。将农民供水工程的基础资料信息,包括工程建设管理信息,供水人口分布情况、工程数量、水费收取、水质检测、人员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数字化,供管理者及时掌握供水工程的基础信息,以便进行查阅和应用。

  (2)工程运行管理。实现基础数据、供水流量、供水总量、耗电量、供水压力、ph值、出厂余氯、浊度等指标的采集、传输、分析、处理和存储,保证信息的连续性、时效性和精确度等,进行生产调度,实时掌握供水运行情况,降低供水管理成本,保障供水工程运行安全,提高供水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

  (3)设备管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供水工程的设备安装、维护、维修、报废等情况,对设备进行精细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运行成本。

  (4)行业管理。便于政府部门发布行业信息,政策法规,方便及时的了解行业动态。

  (5)gis管理。以gis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地图对千吨以上工程信息、设备信息、运行监测数据、管网数据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综合管理,供管网管理、规划设计、运行调度、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使用。可以方便地通过地图进行各类信息、数据的访问。

  (6)监测与报警。可以将实时监测的流量、压力、水位、水质等数据与预警指标进行实时比较,及时将报警信息在值班屏幕上动态显示,并发出报警声音,同时,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管理者的手机,以便及时处理,保证供水质量。实时图像监控、安全监控功能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有效保障水厂的安全运行,避免盗窃、投毒等事件发生,极大程度地保障供水安全。

  (7)上级调度指令接收、执行与反馈。接收上级数据中心下达的调度指令,记录指令执行情况,向上级数据中心反馈执行结果。云和县千吨以上水厂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由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三部分构成。由水厂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通过通信网路传输到管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

  5.3.2 千吨万人以上水厂生产监控系统

  水厂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安全、经济、可靠、实用为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工程的分期实施情况,系统具有开放性、子站和网络的可扩展性。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对全厂流程进行自动控制,对过程参数、设备工况、能耗物耗进行自动检测,实现生产现场的无人值守。

  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选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的集散型控制系统,它具有“分散控制、集中管理、数据共享”的特点,集散系统的分布式系统结构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和易于扩展,plc子站单元可完成参数采集、设备控制、图形显示,也提供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同时plc的联网能力使各站点之间能方便可靠地传递控制参数和状态信息,模块化设计使之可以灵活配置和适应不同的网络结构。

  根据云和县实际情况研究决定对全县千吨万人水厂进行全流程监测,对水厂电量、液位、供水量、压力、水质参数、水泵运行状态等参数通过光纤传输传到中心站服务器,并对其分析。调度中心和在互联网上通过登录可查看各水厂主要运行参数,以及每个水厂的视频画面等。

  管网监测系统包括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建设;村头管网压力流量监测点建设以及管网水质监测点的建设等。管网监测系统主要现场传感器、gprs数据采集及传输终端和远程测控柜、手动阀、电动阀等设备构成。gprs数据采集及传输终端负责采集现场传感器的数据和控制现场电动阀门的启闭,并通过gprs网络实时将数据传输到信息系统管理中心进行处理。现场传感器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水质在线监测仪器等。

  5.4 推进农村供水设施更新改造

  对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水源条件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单村供水工程,因地制宜提出规范化更新改造。单村供水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水源保障、水厂建设、管网布局、设施提标、长效管护等相关内容,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量适中、外观整洁的标准化水厂建设,做到统一建筑风貌、规范标识标牌,形成新时期单村供水站特有的风格。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制水工艺、改造供水管网、增设安防设施、美化厂区环境等,以解决部分规模较小的农村水厂净化消毒设施落后、输配水管网老化等影响工程效益正常发挥的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