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认真落实全市功能体系和布局规划传导要求,扎实开展土地资源和产业现状摸底调研,聚焦古都核心功能承载区定位,立足莲湖发展实际,提出“123 n”工作思路,奋力建设“丝路新风烟火色•活力幸福新莲湖”。
“1”就是坚持“规划引领”这一主线。规划不仅是城市长远建设发展的龙头引领,更是项目落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突出规划引领,就是要在全市“一盘棋”框架下,将规划作为牵引工作的抓手,系统思考功能定位,顶层设计传导路径,既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又满足好当前发展需要,更谋划好未来发展蓝图,让古都核心功能在莲湖落地落实、充分彰显。
“2”就是做好“两个疏解”,即疏解人口密度、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和物流基地。人口和土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评价高质量发展质效的重要指标。疏解人口密度,主要是缓解人均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通过优化人口结构、控制增量开发,使人口资源与中心城区精明增长相协调。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和物流基地,主要是破解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主动适应发展方式由增量开发向存量优化的转变,以亩均论英雄,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3”就是实现“三个提升”,即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好产、城、文“三篇文章”,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区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就是以产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实现“科技和先进制造业回归都市”。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就是以城为基,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就是以文铸魂,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n”就是谋划实施若干重点项目。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抓重点项目建设,就是要围绕“两个疏解、三个提升”,加快推进“保交楼”“保回迁”和“三大工程”,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工作落实,区政府研究建立四个调度机制:
一是经济分析调度机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定期监测分析“41 187”项经济指标,研究政策落地、科技创新、潜能消费、效益投资、对外开放等重点工作,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土地规划调度机制。认真落实“两办法一方案”,协调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定期调度研究土地、规划有关问题,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土地供应和项目落地,确保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传导落实。
三是风险隐患调度机制。持续全面排查各行业、各领域风险隐患,定期调度安全生产、应急救灾、社会安全、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消除,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四是社会治理调度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定期调度高水平防控、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执法等工作,凝聚起全社会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化解基层社会治理矛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和“七个走在前列、做出示范”,锚定“再夺优秀、走在前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在重点领域上实现破难、破题、破局,加快建设“丝路新风烟火色•活力幸福新莲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莲湖新篇章。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理念,落实落细“两办法一方案”,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衔接规划、项目和土地,靠规划统资源、从规划出项目、用规划解难题、抓规划促发展。
落实传导要求。聚焦古都核心功能承载区定位,优化城区功能品质,着力打造古都文明传承示范区、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商贸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落实“中优”提升要求,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做强科创、文旅、商贸优势产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组建常态化行政团队,与伴随规划团队紧密协作,高效推动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储备供应、重点项目手续办理等工作,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加强要素保障。落实土地征收储备供应计划,优化产业用地规模布局,精准推进5个土地征收项目、28个土地储备项目,全年供应土地1200亩以上。逐地块分析研判,提前开展区域评估,统筹产业准入、亩均投资产出等要素,完成3个地块“标准地”出让。紧盯政策导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级各类资金,为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提供保障。
加快项目建设。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稳住房地产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转变谋划理念,深度挖潜培新,谋划储备项目20个以上。优化项目管理机制,紧盯政策争取、招商引资、施工保障等环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年项目建设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